索引号 | 113416007711177331/202402-00048 | 组配分类 | 暖民心行动信息公开 |
发布机构 | 亳州市教育局 | 主题分类 | |
有效性 | 有效 | 关键词 | 无 |
名称 | 2023年“安心托幼”行动工作情况网上发布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4-02-18 | 发布日期 | 2024-02-18 |
自安心托幼行动实施以来,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与市卫健委密切配合,通过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全面提供幼儿园延时服务三大举措,统筹推进行动落实,有效解决群众“托育难”“入园难”“接娃难”问题。
一、基本情况
(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逐年扩大。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995所(独立园)、在园幼儿151329人。2023年,我市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44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达532所、在园幼儿46655人。公办幼儿园(独立园)334所、在园幼儿91388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60.3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为91.22%,已完成省定不低于90%的目标任务。
(二)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占比逐步提升。自安心托幼工作开展以来,我市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2-3岁托班,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31所幼儿园开设2-3岁托班,开设托班比例为13.17%,已完成省定不低于10%的目标任务。
(三)幼儿园延时服务规范开展。自2023年春季学期开始,全面实现了延时服务有需要的幼儿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提供延时服务幼儿园972所,参与幼儿90911人、教职工10194人。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投入,优化保障。一是加强项目建设。今年我市投资5074万元,新建、改扩建学前教育民生工程项目16个(新建7个、改扩建9个),新增学位3620个。二是优化资金保障。截至11月底,全市已拨付安心托幼行动资金幼儿园部分4840.1万元(包括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补助和幼儿园延时服务)。
(二)重视示范,强化引领。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积极开设2-3岁托班,亳州市第十一中学附属幼儿园、恒大城幼儿园、亳州市学前教育中心、第十幼儿园、利辛县幼儿园老园区、利辛县第四幼儿园文珑府分园、涡阳县乐行幼儿园、东风幼儿园等幼儿园已经形成了托幼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以点带面,为全市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样板。
(三)明确标准,规范管理。2月份,市教育局联合市卫健委等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做好幼儿园开设2-3岁托班工作的通知》,坚持普惠性服务原则,明确幼儿园开设托班的收费标准,进一步规范幼儿园申请及备案流程,并对幼儿园托班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5月份,联合市卫健委举办市级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专题培训,推动幼儿园托班管理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三、特色亮点
(一)因地制宜,提高质效。鼓励幼儿园结合本土资源、幼儿兴趣及身心发展需求,开展高质量延时服务。高新区十九里中心幼儿园以“亲近自然”为主题,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延时服务中去,萌发幼儿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利辛县部分幼儿园充分发掘本土资源,开展趣味体能、艺术畅想、数学乐园、传统文化,趣味篮球等形式多样、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服务活动。谯城区部分幼儿园抓特色、树品牌,全面开展中医药文化和其他各种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既丰富了延时服务内容又进一步提升幼儿园科学保教质量。
(二)创新渠道,广泛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手机彩铃、报纸、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各类家园联系平台、各项比赛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托幼一体化工作宣传活动,扩大影响力。如市教育局举办以“安心托幼护成长”为主题的全市安心托幼暖民心行动宣传工作抖音短视频、幼儿绘画和典型案例等3项比赛,共收到参赛作品247件,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不断提高。谯城区开发“谯城区安心托幼”微信小程序,设置了附近机构、新闻动态、地图分布、一键导航、入学咨询等功能菜单,方便人民群众了解政策。利辛县幼儿园举办安心托幼专题汇报演出,向家长积极宣传安心托幼行动一年来的工作成效,进一步提升公众知晓度。
四、下步打算
将协同相关部门继续以安心托幼行动实施方案为着力点,主动担当作为,强力攻坚克难,努力增加托幼服务有效供给,将群众心中的“难心事”变成“安心事”。一是进一步规范幼儿园托班管理。积极向周边家长传播科学的育儿理念,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乐意送孩子入托。全面完成到2024年各县区不少于20%的幼儿园开设托班的目标。二是多措并举补齐公办资源短板。紧盯2025年达到70%的目标,加快补齐全市公办幼儿园资源不足的短板。落实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资源布局任务,科学谋划一批幼儿园建设项目。加大小区配套园治理力度,充分利用空置厂房、公共服务设施、闲置校舍等资源,以租赁、租借、划转等形式举办公办幼儿园;三是全面提升延时服务水平。进一步健全服务机制,确保延时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进行。加大总结宣传力度,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延时服务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