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81341600MC44060953/202406-00014 | 组配分类 | 分析解读 |
发布机构 | 亳州市统计局 | 主题分类 | |
有效性 | 有效 | 关键词 | 无 |
名称 | 1-5月全市规模工业运行情况简析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4-06-20 | 发布日期 | 2024-06-20 |
一、全市工业运行情况
1—5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今年以来持续高位运行;与宿州市、阜阳市相比,增幅分别高3.8和1.5个百分点,居皖北六市首位。
二、支撑全市工业运行的主要因素
1.重点行业影响积极。1—5月,全市20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占比69%。酒饮料精制茶、电子信息、纺织服饰、金属制品和医药制造业等行业对全部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居前,分别增长8.9%、38.8%、67%、28.2%和4.9%,增幅比全省同行业分别高4.8、3.1、61.6、20.1和4.6个百分点,合计为全部规模工业增长贡献79.2%,拉动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7.3个百分点。
2.亿元企业拉动作用突出。1—5月,全市113家亿元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3.6%,高于全市平均4.5个百分点,上拉规模工业9.3个百分点,整体保持稳中有增的发展态势,是全市规模工业稳增长的“压舱石”。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因本年生产高端酒占比增加,上拉规模工业3.5个百分点,居各规模工业企业首位;涡阳县小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务车分公司因新入库企业,无同期数,分别上拉1.4和0.9个百分点;伯希和户外运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蒙城繁枫真空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因业务市场扩大、生产订单增加,合计上拉1.8个百分点。
3.制造业增势强劲。1—5月,全市787家制造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4.6%,增加值同比增长11.7%,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2.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4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03.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3.3%,增加值同比增长14.4%,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3.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9.5%,占比13.1%,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4.1个百分点。
4.小微企业生产全面复苏。我市出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在一系列提振市场信心的利好政策刺激下,小微企业持续充分释放产能,助推全市工业生产运行平稳。1—5月,全市小微企业增加值增长10.4%,增幅比全部规模工业、大中型企业分别高1.3和2.8个百分点,上拉全部工业增幅4.5个百分点。
三、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行业、地区发展不均衡。从行业看,1—5月,全市29个行业大类中增加值同比下降的9个;低于全省的有11个,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加值增幅分别低于全省12.9、32.9、7.6和50.3个百分点。
从地区看,1—5月,全市6个载体中有3个地区工业运行优于全市,蒙城县、亳芜产业园区、利辛县增加值分别增长19%、13.7%和11.9%;3个地区低于全市,谯城区、亳州高新区、涡阳县分别增长7.5%、7.3%和7.1%。
2.主导产业支撑作用不足。今年以来,全市主导产业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对全市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减弱。1—5月全市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6.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3.7个百分点,较一季度、1—4月分别回落0.5和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制造业同比下降30.8%,拉动规模工业下降0.8个百分点。
3.生产下滑企业影响较大。5月,全市829家规模工业企业中,生产下滑企业414家,较3月、4月分别增加7和21家,占全市规模企业数量比重为49.9%,下降幅度39.5%,拉动全市规模工业产值下降20.6个百分点。其中停产半停产160家,医制造业39家、农副食品加工业19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8家,三个行业停产半停产企业数居前。
4.企业发展效益需改善。1—4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3.8%,低于全省19.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0位。其中重点行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子信息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利润均下降,合计下拉全市利润总额16.3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8.9%,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11.47元,同比增加0.6元;亏损企业数、亏损额分别增长2.5%和49.2%。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两金”(应收账款、产成品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为42%,比全省高2个百分点,“两金”占比偏高,不仅加剧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行质量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