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政府办 > 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索引号: 11341600MB05708556/201808-00002 组配分类: 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发布机构: 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计划,报告
名称: 关于亳州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与下半年工作意见的报告 文号:
发文日期: 2018-08-28 发布日期: 2018-08-28
索引号: 11341600MB05708556/201808-00002
组配分类: 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发布机构: 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计划,报告
名称: 关于亳州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与下半年工作意见的报告
文号:
发文日期: 2018-08-28
发布日期: 2018-08-28
关于亳州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与下半年工作意见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8-08-28 00:00 信息来源:市发改委(市物价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8年8月23日在亳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戴  力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与下半年工作意见,请予审议。

一、201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奋力走在皖北振兴前列”工作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抓手,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健康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省统计局公布的24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我市有23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8位,其中15项居前4位、10项居前2位、5项居第1位。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613.7亿元,增长10.2%,增速连续3个季度居全省第1位,创5年来同期最好水平;财政收入完成109.7亿元,增长22.2%,增速居全省第2位,创18个月来最好位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4%,连续13个月居全省前3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5.2亿元,增长12.1%,增速居全省第7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490元,增长10%,增速居全省第1位,创4年来最好位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7%,市场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亳州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报告》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部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注重稳增长,经济发展量质齐升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8%,增速居全省第6位,创4年来同期最好水平。新增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面积1.3万亩、总面积达26.6万亩。新增农民合作社2255家、总数达19246家,新增家庭农场1508家、总数达7174家,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424万亩。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企业23家。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83.1%。全市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50家。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上半年,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65家,总数达884家,增加值增长10.9%,连续8个月领跑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6.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60.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3.4%,高于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增速7.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8%,创18个月最好位次。29个亿元以上省级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全市技改投资增长17.1%。古井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8.5亿元,荣获“中国轻工业食品行业50强企业”称号。济人药业疏风解毒胶囊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96亿元,全年有望突破6亿元。九方制药中药三类新药虎地肠溶胶囊列入省医保目录。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82.3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为16.1:37.9:46,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2.8%。房地产市场稳中向好,累计批准预售商品房总面积296万m2,增长40.2%。金融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截至6月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546.9亿元,增长13.8%,贷款余额增速连续20个月高于存款余额增速;不良贷款余额22.6亿元、不良贷款率1.47%,贷款质量居全省第3位。“2018亳州文化旅游年”活动有序开展,国内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等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3位。

(二)注重转动能,创新驱动步伐加快

强力推进“三重一创”。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加快发展。纳入省基地统计监测的174家企业上半年实现产值160.8亿元、增长16%,179个重大药业项目完成投资69.8亿元、增长59.7%。在全省25个战新基地考核中,我市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被评为A档,获奖补资金5000万元、较上年增加2000万元。出台《亳州市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兑现省、市、区2017年基地奖补资金1.63亿元,支持药业项目61个。新申报省第三批重大工程、重大专项和工程研究中心等支持事项15个。深入开展“亳州老乡,请您回家”和助力青年学子创业活动,上半年共有3090人实现成功创业,带动11860人就业。召开全市人才工作大会,表彰第一届全市突出贡献人才、首席专家、拔尖人才和优秀人才102人。

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扎实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培育工作。摸排成熟期、成长期、初创期高新技术企业328家,已通过省专家评审36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90家。2018年全市纳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范围企业243家、较2017年净增4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38.7%、居全省第3位。上半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发明专利、有效发明专利、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四项指标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

努力搭建创新平台。扎实推进亳州经开区争创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全市累计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院士工作站10家、博士后工作站6家。推荐安徽东方新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参加省科技厅组织的绩效评价,支持蒙城县与江南大学合作共建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济人药业“中药提取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协和成药业“中药饮片制造新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

(三)注重扩投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省市重点项目全面提速。严格落实“四督四保”“双调度”等机制,上半年,725个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62.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8.1%;383个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86.4亿元,投资完成率69.2%、居全省第4位,其中207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167个、开工率80.7%、居全省第2位,竣工项目32个、竣工率36.4%、居全省第3位。全省重点项目建设考核我市居全省第7位,较上年提升6个位次,奖励30万元。总投资20亿元的九洲方圆制药、总投资10亿元的美誉制药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10亿元的浪潮集团数据中心一号楼成功封顶。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亳州机场可研评估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目前已进入军地协议审核程序,成为“十三五”全国有望开工的10个民航机场之一。商合杭高铁亳州段67公里的墩柱管桩、架设梁板全面完成,正在紧锣密鼓铺轨,市区高铁南站、古城站、芦庙站站房及站前广场、客运枢纽站全面同步开工建设,有望2019年底前开通运营。亳蚌城际铁路列入《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可研报告及相关支撑性文件编制完成,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批。亳蒙高速可研报告编制完成,上报待批。引江济淮亳州段朱集泵站、龙德加压泵站、输水管网、平原水库及日供水20万吨的城南地表水厂全面开工,2020年上半年可实现通水,届时我市用水紧张局面将大大缓解。太和—亳州天然气管道工程已经省发改委核准,年内开工建设。

预算内投资项目进展顺利。上半年,全市获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4个,总投资61.9亿元,目前已开工25个。59个市本级政府投资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0.2%。我市被省政府表彰为“民间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开工率、完成率和专项建设基金项目开工率、基金使用率较高的市”,获奖补资金80万元。

(四)注重优环境,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有效降低企业税费、物流等成本,上半年减轻企业负担18.3亿元。“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网上办事大厅95.5%的事项实现全程“一次不跑”。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多证合一”整合64项涉企证照,整合数量全省第一。探索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市经开区成为全省先行试点的3家开发区之一。放宽民间资本准入标准,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长31.6%,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3.5%提高到71.2%。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活动,累计开展各类政策宣讲1030次,走访企业3418家,收到企业反映问题3148个,已办结2961个,办结率94%。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6月份全国262个地级市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中我市居第60位,较2017年(最低位次219位)提升159个位次。

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古井集团、国网亳州供电公司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有序推进。药都银行“金农易贷”自2016年7月上线以来,累计授信23.1万户,发放贷款361.6亿元,打造了“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亳州样板。涡阳县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累计发放贷款7496笔、贷款金额3.5亿元,贷款规模和受益户数均居全省试点县之首。医疗、教育行业编制“周转池”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已获省编办批复。国家税务总局亳州市、县(区)税务局顺利组建。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上半年实际利用市外内资1114.1亿元、增长6.8%;新签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56个、总投资563.9亿元;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99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315.1亿元、增长52.6%。投资50亿元的宝生新能源装备产业园项目、投资46亿元的维龙输变电设备生产基地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外商直接投资完成4.4亿美元、增长16.3%,进出口总额完成3.2亿美元、增长17.2%。谯城经开区、蒙城经开区双双进入全省开发区综合考评前30强。

(五)注重保生态,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着力整治环保突出问题。编制《亳州市生态环境问题清单》,开展“全民参与·环保风暴”行动,同呼吸、共奋斗、齐行动,狠抓问题整改落实。省环保督察交办的55个突出环境问题和114件信访件均已上报完成。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183件信访件均上报办结销号,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涉及我市问题28个,已上报销号15个。扎实推进午季秸秆禁烧和市中心城区烟花爆竹禁放,PM2.5从今年1月份的109.2微克/立方米下降至7月份的22.3微克/立方米,7月当月空气质量居皖北六市首位、全省第4位。市、县(区)35条(处)黑臭水体完成整治23条(处),其余正在治理;2018年全市规划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80个,已建成投用26个,其余计划今年12月底前全部建成。

生态环境建设明显提升。开展“河长制”攻坚战,排查河道“八乱”问题1775个,整改销号1246个,销号率70.2%。建成市区望月潭、谯城陵西湖等一批水体公园和蒙城纵一河等一批水系景观;宋汤河五期、凤尾沟二期等“水活”工程竣工,凤尾沟三期、龙凤新河工程清淤完成,实现水系贯通。全面推进林长制改革,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体系初步建立,设立各级林长3530名。持续推进林拥城项目,完成人工造林15.4万亩,建设森林生态廊道94.3公里。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2个、生态村6个;申报创建省级森林城镇4个、森林村庄27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18.6%。

强化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上半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5.23%。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三县一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完成率达96.5%,节约农业灌溉用水约5850万m3。大力发展新能源,累计备案太阳能光伏项目装机规模140万千瓦,获批风电项目6个、总装机规模30万千瓦。瑞能热电联产、古井产业园自备电厂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加快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力度不断加大,上半年补充耕地1.59万亩。

(六)注重抓统筹,城乡发展协调联动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主城区路网工程加快建设,30个续建道路桥梁项目中,嵇康路、文辉路已完工,其余28个项目即将完工。建安路涡河隧道内装修及设备安装工程结束,机动车路面铺设全部完工,具备试通车条件;汤王大道涡河隧道一期主体工程完成过半。涡阳县向阳路改造工程竣工并通车,乐行路改造即将完工;利辛县长春东路、开源路建设加紧施工;蒙城县嵇康路、北蒙大道改造稳步推进。城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武警路等17条道路供水工程、3个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亳城河火车站货场污水截流工程建设完成;17条主干道雨污混流管网改造、东关排涝站提升改造等工程加快推进。

城市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深入开展市区文明创建工作,完成白布大街等7条街巷立面整治,城区背街小巷垃圾杂物清理整治完成500余条。扎实开展“两治三改”违法建设专项治理,累计拆除主城区违法建筑29万m2。强化“五车”联合整治,配备全密闭新型环保车辆421台。持续推进视频数据平台建设,全市设立摄像机53816台,主城区有效在线率99.1%。蒙城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利辛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即将开工,涡阳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年内开工,谯城区王合拉垃圾填埋场封场项目竣工。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公路非建档立卡贫困村道路硬化工程全部开工,2228公里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全面启动。提前并超额完成省下达的2.6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任务。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开工10690户、竣工8213户。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2017年度31个省级中心村已完成建设任务的90%,2018年度48个省级中心村全部开工。积极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上半年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9万吨,农村改厕开工39916户、竣工31035户;谯城区被评为2017年度省农村环境“三大革命”考核先进县(区)。

(七)注重惠民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围绕“两摘帽两提升”,2018年市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5.6亿元、三县一区整合涉农资金11.7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市县区选派59名优秀干部到扶贫部门挂职任职,谯城区、蒙城县成为全省首批脱贫“摘帽县区”。推广“四带一自”模式,2282家经营主体带动11.4万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实施“金银林”工程,9.3万户贫困户累计栽植苗木21万亩。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持续推进。蒙城县荣获全省首批健康脱贫示范县。脱贫攻坚“双基”工程加快建设,基层基本公共服务18项主要指标中,已有14项完成2018年任务。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33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10项工程建设类项目中,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村危房改造2项工程已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农产品食品安全工程、城市老旧小区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四好农村路”建设5项工程全面开工;棚户区改造、水利薄弱环节治理三年行动、农村环境“三大革命”3项跨年度建设项目快速推进。23项资金补助发放类项目有序实施。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6436套,开工率居全省第4位。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完工357个,完工率58.4%。建立22个医联体和9个县域医共体,实现县区医共体建设全覆盖。新增社会办养老床位650张,建成县级养老服务中心4个、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41个、社区(村)养老服务中心125个。成功举办2018亳州国际马拉松等29项国家省市级赛事。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102个。市博物馆成为全省首家夜间开放的博物馆。

平安亳州建设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挂牌化解信访积案579件。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生产安全事故和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伤人数大幅下降。开展为期6个月的药品药材综合整治行动,检查药材经营摊位6900家、固定门店1375家,责令整改33家;飞行检查生产企业176家次,收回GMP证书12个;检查药品批发企业73家,限期整改51家;查扣药品药材76595.7公斤,立案行政处罚250起,移交公安机关8起。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清理,358个在建工程项目全部纳入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管理,欠薪投诉案件下降57%。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旧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特别是作为我市首位产业的现代中药产业多以饮片加工为主,中成药、中药保健品发展不足,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二是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新旧动能转换衔接不够顺畅,转型升级步伐较慢;三是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短板仍然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高;四是生态环境质量不优,与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美好新期待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持续推进生态修复保护、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任重道远;五是当前国内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创新引领发展的动力还不够强劲,下行压力加大,对我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进出口等均带来一定影响。

二、2018年下半年工作意见

7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当前国内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多。下半年,要抓住主要矛盾,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这为我市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坚决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决策部署,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继续抓好项目建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打好“三大攻坚战”,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坚决守住底线,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生态环境问题清单为抓手,突出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聚焦PM2.5等主要空气质量指标,扎实做好秋季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放、餐饮油烟等重点领域治理管控。深入实施“水十条”,10月底前全面完成99个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年底前全面完成主城区黑臭水体年度治理任务。全面实施“土十条”,扎实开展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坚决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围绕“两摘帽两提升”,积极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大力推进“金银林”、小额信贷扶贫等工程和“双基”建设,全面完成涡阳县、利辛县摘帽任务。规范政府举债行为,严控隐性债务增量。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二)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立足现代中医药、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瞄准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100强,大力开展精准招商,全年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0个;办好2018年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第34届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严格落实“四督四保”“双调度”、清单化管理等制度,挂图作战,确保725个省市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967亿元,开工率、竣工率、投资完成率继续保持全省先进位次。抢抓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机遇,加强项目申报和中央投资项目争取工作,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规模。有序推进已获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和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加快商合杭高铁亳州段、引江济淮亳州段、涡河航道整治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争取亳州机场、亳蚌城际铁路等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构建一二三产协同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力推进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全年新增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8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家。扎实开展工业“三百工程”,力争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0家。围绕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加快推进亳州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力争基地实现产值365亿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集中优势资源,加大对总部经济、工业设计和科技服务业等项目的招商力度,引导服务业由传统向高端发展。加快推进林拥城、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努力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

(四)持续全面深化改革,创优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四最”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备案管理和秩序整顿,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扩大信贷投放和中小微企业受惠面。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围绕“只要上一次”目标,梳理优化网上为民服务事项,力争年内实现“一次上网,事就办成”为民服务事项达95%以上。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登记手续。扎实推进信用亳州建设,力争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和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活动,加大“两难两多一长”问题整治力度,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努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五)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美丽集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积极融入中原城市群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一批列入《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重大基础设施和文化旅游项目尽早开工建设。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启动天然气镇镇通工程,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确保2017年度31个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2018年度48个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完成70%以上。深入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完成农村改厕10万户。

(六)大力发展民生事业,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扎实推进33项民生工程,确保工程类项目今年9月底前主体工程完工,资金类项目按序时进度拨付。持续开展“亳州老乡,请您回家”和助力青年学子创业活动,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扩大现代学徒制改革样本试点和学分制改革试点,稳步提升教育质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加强重点监控药品管理,持续降低公立医院药品、耗材占比。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攻坚行动,深入开展药品药材生产经营综合整治。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平安亳州”建设和谐有序。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下半年,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坚定讲看齐、提振精气神、强化执行力,为我市“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奋力走在皖北振兴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附件1

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上半年完成情况一览表

 

指  标  名  称

单位

2017年

完成情况

2018年

预期增速

(%)

2018年上半年

完成情况

绝对值

增速(%)

一、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184

8.3

613.7

10.2

二、财政收入

亿元

170.9

8.3

109.7

22.2

三、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067.2

10.5

17.4

四、规模工业增加值

%

10.4

8.6

10.9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550.7

10

285.2

12.1

六、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6.6

高于全省

平均水平

3.2

17.2

七、实际引进内资

亿元

1641.1

10

1114.1

6.8

八、外商直接投资

亿美元

7.8

保持上年

同期水平

4.4

16.3

九、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246

8

14437

8.8

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591

8.6

6818

10

十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8

低于全省

平均水平

1.7

十二、城镇登记失业率

%

2.9

4以内

2.8

十三、人口自然增长率

8.6

9.5以内

十四、万元GDP能耗

%

-3.6

控制在省下达指标以上

-5.23

十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万吨

已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完成序时目标任务

 

注:根据省统计局规定,自2017年10月起,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公布总量。


附件2

2018年上半年全市24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及全省位次

序号

指   标

量(亿元)

速(%

增速居全省位次

1

地区生产总值

613.7

10.2

1

2

第二产业增加值

232.8

10.3

1

3

第三产业增加值

282.3

13.1

1

4

规模工业增加值

10.9

1

5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9490

10.0

1

6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1546

25.8

2

7

固定资产投资

17.4

2

8

工业投资

31.4

2

9

全部财政收入

110

22.2

2

10

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

31.6

17.7

2

11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6818

10.0

3

12

民间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

71.2

3

13

财政支出

198

15.8

4

14

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

10.0

14.7

4

15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4437

8.8

4

16

第一产业增加值

98.6

3.8

6

17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23.4

6

18

房地产投资

176

33.1

6

19

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4.4

16.3

6

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85

12.1

7

21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2041

11.6

8

22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

17.1

8

23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15.8

8

24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3.2

17.2

11

注:根据省统计局规定,自2017年10月起,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不公布总量。

 

附件3

名 词 解 释

 

1.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

2.三重一创——即统筹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加快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3.四督四保——即督查推进新建项目,保开工率;督查推进续建项目,保竣工率;督查推进竣工项目,保达产率;督查推进储备项目,保转化率。

4.双调度——即市政府对经济工作、项目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实行单月分管副市长调度,双月市长和分管副市长共同调度的工作机制。

5.四送一服——即送新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

6.三供一业——即国有企业的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

7.河道“八乱”——即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

8.两治三改——即违法建设治理、违法用地治理及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

9.五车——即洒水车、清扫车、垃圾运输车、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

10.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即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

11.四带一自——即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自种自养。

12.脱贫攻坚“双基”——即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13.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即安全生产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机制。

14.三大攻坚战——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

15.水十条——即《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16.土十条——即《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17.三百工程——即实施100个续建项目、100个新开项目、100个技改项目。

18.四最——即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

19.两难两多一长——即企业开办难、不动产登记难,申请材料多、办理程序多,办理时间长。

20.四好农村路——即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CBA直播,CBA直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