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气象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气象局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2341600485895876B/202112-00039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亳州市气象局(亳州市防雷减灾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 公告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文号: 亳气办发〔2021〕24号
发文日期: 2021-12-09 发布日期: 2021-12-09
索引号: 12341600485895876B/202112-00039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亳州市气象局(亳州市防雷减灾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 公告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文号: 亳气办发〔2021〕24号
发文日期: 2021-12-09
发布日期: 2021-12-09
亳州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1-12-09 16:18 信息来源:亳州市气象局(亳州市防雷减灾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形势…………………………………………………  4

第一节  “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成效……………………  4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气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1

第二章 总体要求…………………………………………………    15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15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15

第三节  主要目标……………………………………………   16

第三章  主要任务…………………………………………………   18

第一节  坚持创新驱动,提升气象科技协同创新能力…… 18

第二节  护佑生命安全,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19

第三节  聚焦生态良好,提升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21

第四节  围绕生产发展,提升气象赋能行动服务能力…… 22

第五节  关注生活富裕,提升智慧气象服务能力………… 23

第四章  重点工程…………………………………………………   25

第一节  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工

        程……………………………………………………   25

第二节  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26

第三节  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27

第四节  气象台站基础能力和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28

第五章  保障措施…………………………………………………   30

第一节  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30

第二节  深化气象改革,完善体制机制……………………   30

第三节  建立合作机制,推进共建共享……………………   31

第四节  强化人才保障,提升创新活力……………………   31

第五节  强化财政保障,增强发展动能……………………   31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根据《安徽省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编制了《亳州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是未来五年亳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形势

第一节  “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成效

“十三五”时期,我市全力推进《亳州市气象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工程,主要任务全面完成,发展目标基本实现,为推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亳州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服务效益明显。

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日益完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市、县(区)全覆盖。应急、气象、地震部门联合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1个、省级减灾示范社区16个。市、县、乡镇三级政府均修订印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41个示范村修订了气象灾害应急计划。全市发展1400余名气象信息员队伍,3名气象信息员获得中国气象局表彰奖励。气象、教育、科协联合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生气象科普作品创作和气象知识竞赛活动5次。在省科普创作和知识竞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5次,科普作品和知识竞赛获得二等奖7个、三等奖7个、优秀奖15个。组织开展大型科普宣传活动44次,举办科普讲座68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21.3万余份。

气象服务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围绕人民衣食住行等服务需求,探索融媒体气象服务新模式,为近30000名党政领导、应急责任人和社会公众提供预报预警信息,发布重大天气信息专报、气象信息专报等决策气象服务材料和公众气象服务材料1700余期、气象预警信号503期、服务短信7978条,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发布预报服务信息9507条,“96121”拨打901.6万次,每天两次为全市13.5万用户提供个性化手机短信服务。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99%。

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起步良好。围绕大气污染防治需求,推进生态环境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完善生态气象监测网络。建立气象、环保、PM2.5专家组三方联合会商机制,2018-2020年开展空气质量联合会商2426次,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23期。引进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研究团队驻点分析亳州地区环境气象条件。市气象局联合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市科技重大专项《亳州市重污染天气气象服务系统》研究,建立市级环境气象服务业务流程。涡阳县政府联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发《县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开展秸秆焚烧火点监测服务。

乡村振兴气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持续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镇村建设,建成24个标准化乡镇、24个示范村和12个示范社区,新增全国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3个。新建9套农业气象物联网观测仪,新研发亳白芍、桃树等7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指标。建立市、县(区)农业气象专家联盟,联合开展农气会商181次、农情调查94次、制作发布为农服务材料171期。11008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册使用“惠农气象”平台。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成省级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县3个,建成固定标准化作业点13个,全自动人影发射装备17套,全自动人工增雨发射车10辆。建成市级火箭装备弹药临时储备库,建成全省首套市县人工影响天气4G实时视频指挥系统。常态化开展人影作业,组织实施460轮次作业,共发射人工增雨火箭弹1920枚。

交通安全气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推进恶劣气象条件道路安全监测网建设,沿高速公路布设气象站82套,沿国省道布设交通气象站25套,建成亳州道路交通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国省道视频大雾等级智能识别。制定亳州交通气象服务业务规范,加强雾霾、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监测预警服务,发布雾霾预警401期,发布暴雪、道路结冰预警87期。

气象科技扶贫成效显著。发挥气象科技优势,围绕贫困村发展需求,为98个贫困村安装触摸屏、宣传栏、室外显示屏,配备计算机和打印机。对全市858名驻村扶贫干部开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利用“惠农气象”、预警服务平台等为858名驻村干部、1116名贫困村干部、316户贫困户提供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工作,全市气象职工购买6.69万元贫困村扶贫产品。全市气象系统扶贫资金投入累计达100余万元。

(二)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综合气象监测能力稳步提升。全市自动气象站达到298套,单要素站网间距缩小到5.5公里,遴选新增1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建成C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1部、风廓线雷达1部、机场气象站1个,新增交通气象站107个、自动土壤水分站8个、农业气象物联网观测站9个、闪电定位仪4个、车载移动气象观测站3个、生态气象监测站3个。地面气象观测全面实现自动化运行,亳州、蒙城国家站被认定为“百年气象站”,利辛国家站新址2020年正式启用,探测环境进一步改善。

气象预报精准度不断提高。发展智能网格化预报业务,短时临近预报时间分辨率精确到1-3小时,气象要素预报水平分辨率达3公里。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逐步完善,城镇天气预报时效从7天延长到10天,中期预报时效延伸至10-20天。2018-2019年晴雨预报位列全省第一。2020年晴雨预报准确率达91.8%,温度预报准确率达87%,暴雨雪24小时预报准确率为38%,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达92%,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量达30分钟。

预警信息覆盖面不断拓宽。建立多渠道预警信息发布“一张网”,建成了市、县(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完成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短信、大喇叭、政务网、微信公众号等发布手段的自动对接,实现预警信息“一键式”发布。市、县委编办先后发文成立了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完成气象、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13个重点部门国突平台的互联互通,完成了涡阳、谯城应急广播系统分控平台建设,推进基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向全市所有乡镇延伸,建立了重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和红色预警信息全网发布机制,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0%。

(三)科技创新、气象人才支撑能力逐步增强。

气象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完成安徽省气象局科研项目7项,市气象局科研项目16项。在研安徽省气象局科研项目3项、亳州市科技重大专项1项。1个项目荣获亳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个项目荣获省气象局科研开发奖三等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3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会议交流论文95篇,其中获得优秀论文10篇。

气象人才队伍结构逐步优化。截止“十三五”末,全市气象硕士6人,高级工程师13人,占总编制21.4%。入选省气象局人才工程队伍8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得亳州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在安徽省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单项第一名2人次,单项第二名2人次。1人在第十五届全国气象行业竞赛选拔赛中获全省第4名。科级干部平均年龄39.9岁,人员主要集中在35-45周岁,占干部总人数的54%,逐步形成了合理的干部梯队配备。

(四)气象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政府主导发展力度加大。市县党政领导多次调研气象工作,市政府多次召开气象现代化工作会议,部署气象现代化建设任务。市、县(区)政府均印发了《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气象工作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市委一号文件,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对县、区政府绩效考核。2016-2020年亳州市连续5年在全省气象现代化评估考核位列全省前四。

财政保障更加有力。双重财务体制保障气象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气象事业发展保障经费0.43亿元,地方财政投入1.79亿元,市、县(区)财政足额解决气象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谯城、利辛、蒙城、涡阳政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地方事业编制16人。利辛、涡阳、蒙城县将气象事业人员和气象地方编制人员一次性奖励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台站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市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市科普公园、市科技馆、蒙城县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中心常态化对外开放,涡阳县气象科普馆完成升级改造。市、县气象局全部被认定为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市科普公园、涡阳县气象科普馆、涡阳县郭寨社区被认定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五)以党建引领推动气象事业健康发展。

党的政治建设得到强化。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首要任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市气象干部的“四个意识”更加坚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健全落实民主集中制各项制度。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严控“三公”经费支出。

党的政治理论学习成效显著。“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学深悟透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气象党员干部坚定政治信仰,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政治根基,为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基层党组织“两个作用”发挥显著。党员队伍不断壮大,采取双向培养模式不断加强党员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5年来全市气象部门共发展党员9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名。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创建“情系冷暖 服务发展”党建品牌,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市气象台站均获评“五星基层党组织”,均被表彰为省级文明单位,涡阳县气象局被表彰为全国文明单位。

“十三五”时期,亳州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对照我省发达地区和我市安全与发展需求,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困难和瓶颈问题。一是气象监测能力仍显不足。涡河、茨淮新河等重点流域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密度仍然不能满足服务要求,仍存在监测盲区,中小尺度强天气系统垂直探测能力较弱,智能协同观测格局尚未形成。二是大风、暴雨、大雾、干旱等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精准度仍需提高。局地突发性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灾害风险预警、评估技术存在短板。农村地区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及防护基础薄弱。三是气象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比较突出,气象特色服务内涵外延亟需完善和拓展,专业化、智能化服务技术亟待加强和提升,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和配套政策亟待建立和完善。四是气象科技创新平台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成果转化对气象业务支撑仍然不足。数值预报、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等关键技术应用水平亟待提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不够,气象数据质量亟待提高,数据价值有待深入挖掘,基层台站保障和科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公共财政保障不足。与其它地市相比,支持气象现代化发展的财政保障仍存在差距,落实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仍需要加强,市级气象职工的年终绩效考核奖励仍未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气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迈入新发展阶段,迫切需要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气象事业是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公益事业,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了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气象强国的战略目标。迈入新发展阶段,中国气象局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气象强国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提出了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的目标要求。市委发出了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亳州建设的动员令。新发展阶段,紧扣亳州正处于后发追赶、大有作为的重要阶段,贯彻落实安徽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原城市群、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围绕全面实施“六一战略”,大力推动气象与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现代中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文化旅游发展、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加强前瞻性思考、战略性布局,明晰“十四五”发展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推动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的重大项目立项建设,整体性推进亳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新阶段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亳州建设提供高水平气象保障。

贯彻新发展理念,迫切需要创新驱动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推动亳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遵循发展规律,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亳州气象事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努力提高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紧紧围绕“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战略任务,紧紧围绕促进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需求,利用亳州打造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强大增长极新机遇,加快气象科技创新,提升重大战略气象服务保障的科技支撑能力,努力在农业气象、生态气象、旅游气象、城市气象、交通气象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在业务、服务和管理创新上取得新进展。坚持协调发展,把协调作为亳州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认真落实《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亳州建设的实施意见》的相关任务,协同提升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气象保障和服务能力,并着力解决我市气象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坚持绿色发展,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围绕生态优先发展转型区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气象科技支撑,保护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气象保障能力建设。坚持开放发展,把开放作为亳州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社会资源,构建市县联动、多部门共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协同机制。坚持共享发展,把共享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不断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立更加普惠智能、便捷高效的气象服务共享平台,提供更加多样、及时、有效、贴心的气象服务产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全面提高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亳州建设的气象保障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强化粮食生产气象服务能力,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健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联防工作机制,强化城市内涝风险管理,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和气象服务精细化水平”“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在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的服务保障作用”。市委市政府聚力建设的“世界中医药之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华夏酒城”“文化旅游强市”“省级毗邻区域中心城市”也都需要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因此围绕新需求,要加快补齐我市气象新型装备数量少、信息化能力不足、气象服务供给结构不能完全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服务品种和质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气象需求等方面的短板。优化气象业务服务布局,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制度治理效能,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资源气象、生态气象、安全气象、智慧气象,积极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天气气候并重,聚焦生态环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不断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要坚持趋利避害并举,聚焦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评估与环境治理等方面,提升绿色发展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考察安徽和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坚定不移把亳州气象事业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及我市全面实施的“六一战略”,坚定不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气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积极构建更高水平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智慧精准的气象业务体系、普惠共享的气象服务保障体系、规范有序的气象治理体系,加快形成亳州气象事业开放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亳州建设提供坚强的气象服务保障。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气象事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坚持创新驱动。突出科技引领,坚持创新在气象事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聚焦短板弱项,充分运用新技术,加快突破气象关键核心技术。

坚持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气象的“避害”和“趋利”作用,提升气象灾害防御、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服务保障效益。

坚持统筹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气象事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共同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部门共建共享,发挥气象在各行业部门防灾减灾中的科技支撑作用,服务全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

坚持对优对标。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朋友圈”,对标对表沪苏浙、合芜滁,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做强弱项、打牢基础,加强市县协同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为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

第三节  主要目标

立足“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战略任务,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淮河生态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支撑保障作用更加凸显。完成高质量现代化建设先行试点,到2023年率先实现高质量气象现代化(评价指标≥90分)。到 2025 年,建成更加完善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业务体系、服务体系、治理体系,气象现代化水平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在农业气象、生态气象、旅游气象、城市气象、交通气象等领域保持全省领先地位,为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亳州建设提供有力气象支撑。(具体目标见下表)

“十四五”时期亳州气象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

2020

2025年目标

1

多要素观测站平均间距(公里)

8.2

6.5

2

天气雷达

2

3-4部组网

3

智能网格预报准确率(%

83

85

4

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分钟)

30

45

5

人工智能灾害性天气潜势预报

6

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

99

保持99以上

7

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个)

1

8

无人驾驶飞机增雨作业基地(个)

1

9

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分)

37

50

10

高级职称比例

21.4%

25%

11

气象地方立法、标准

3

5个及以上

第三章  主要任务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努力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聚焦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亳州建设提供坚强气象保障。

第一节  坚持创新驱动,提升气象科技协同创新能力

加强研究型业务技术攻关。加强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气象融合应用。围绕高标准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需求,开展主要作物、特色农产品、道地中药材的农业气象服务指标研究和特色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气候好产品评价体系建设和溯源,打造特色农业“气候好产品”品牌,试点开展中药材物流气象保障服务。开展改善生态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和研究试验。建设“天镜·亳州”,提升气象信息挖掘和运维监控能力,实现全市气象业务及支撑环境的一体化、图形化分析展示。探索开展城市生命线、综合交通、文化旅游等新气象服务技术研究及应用。促进业务科研的融合发展,积极对接省内外气象研究型业务技术成果,促进成果本地化释用和业务转化。

加强气象科技协同创新。加强气象与省级科研部门和部分高校等科研院所合作,搭建气象相关创新平台和学术交流平台。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地区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地市在气象科技、人才等方面合作,建立区域协同的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技术体系。加强气象、科技、应急、农业、城市管理等行业的协同协作,探索共同设立科研专项,开展技术攻关,推动跨行业协同创新。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联合保险公司制定主要农作物的灾损评定标准和理赔方式,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适应气候变化中的风险转移作用。

加强气象科普阵地建设。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团队建设,将气象科普宣传融入核心业务,打造大宣传大科普格局。推进“互联网+”气象科普,建立亳州市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中心网上数字展馆,有效提升“亳州气象科普”品牌效应和传播效益,积极推进县级气象科普展馆换代升级。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和农村防雷安全科普宣传,持续开展面向中小学生、农民和应急责任人等重点人群的气象科普工作,有效提升公众气象科学素质。完善气象科普管理机制,加快科研成果向科普产品的转化。

第二节  护佑生命安全,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提升气象灾害易发区和重点区域气象监测能力。补齐淮河流域和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北淝河、芡河等防汛重点河流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易发多发地区和农业、生态、旅游、城市管理、综合交通等重点区域的气象监测短板,加强新型探测设备建设,加密地面观测站网密度、更新升级气象探测设备,提升暴雨、雷电等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和垂直大气的监测能力,为防灾减灾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利用信息化成果,建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市级天气预报业务流程。充分利用多源气象资料融合系统,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快速融合更新能力。加强中尺度多模式集成预报产品应用水平,实现0-2小时逐10分钟滚动更新的客观临近预报,提高强降水、雷电等灾害性天气落区短时临近预报精准度。大力发展智能网格预报本地化释用及应用技术,探索数值天气预报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开展短期时效(1-3天)强对流、暴雨、大雾等灾害性天气逐3小时潜势预报。发展气象次生灾害风险预警技术,提升重大气象灾害和暴雨诱发洪水、城市内涝等灾害预警能力。

提升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利用全市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优化暴雨、暴雪、大风、高温等重大气象灾害监测识别评估指标体系,完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提升重大气象灾害风险定量化评估业务能力,进一步发展重大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针对农业、林业、交通、住建、水利、生态、应急、保险等重点领域,提高气象影响预报及气象次生灾害风险预警业务能力。推进气象协理员、信息员、联络员等基层队伍建设,健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队伍,建立“网格化管理、直通式服务、多元化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队伍网格化组织体系,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综合减灾体系,构建“网络+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新模式。推进将防雷工程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化和农村雷电多发区雷电防护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打通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灾害防御、灾害发生救助以及灾后重建等全过程的防灾减灾救灾链条。发展应急广播等预警信息快速传播手段,建立社会全媒体资源快速精准传播体系。加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的应用,研发面向媒体渠道的预警综合服务产品,发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技术,实现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产品向敏感地区、行业、用户的靶向发布和传播。

第三节  聚焦生态良好,提升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建立健全生态气象监测站网。以提升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植被-土壤-大气自动连续观测能力为目标,主要建设湿地生态气象监测、农田生态气象监测、生态遥感监测、城市生态监测等系统,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点流域,加强卫星地表生态环境变化的动态监测,构建生态气象监测站网,为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提升生态环境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立气象、生态、林业、农业、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生态气象监测共建共享机制,提升生态系统气象综合监测服务能力。提升温室气体监测能力,强化温室气体监测评估,开展区域小气候环境的气象特征研究,为亳州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气象科技支撑。推动气象与生态、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全方位的资源应用服务。开展重点区域、重点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

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保障服务能力。常态化开展以粮食安全、污染防治、增蓄水等为目标的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推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向应急减灾型与生态修复型融合发展。积极融入长三角人工影响天气气象服务分中心建设。

第四节  围绕生产发展,提升气象赋能行动服务能力

强化数字化气象服务,助力城市治理现代化。推动气象融入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进气象信息的跨行业综合应用,融入各行业智能化决策平台和运营管理系统,努力实现全过程实时交互、全链条在线服务。围绕城市生命线工程,加强城市气象综合观测和气象灾害预报预警预测系统建设,提升覆盖城市精细化管理全场景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估能力。在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中,将气象信息产品全面融入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和抢险救援三大系统。

加强“三农”气象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完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在“三园三区”布设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提升“土壤-作物-大气”农业生态系统综合观测能力。推进气象、农业农村部门间设备共建、数据共享,联合开展种植业、养殖业等气象服务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建立亳州农业气象服务中心,针对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重点区域农业生产需求,做好全流程、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强化市县气象部门联动,为“一县一品”提供针对性服务。依托惠农气象APP,做好面向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开展主要作物和特色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气候好产品评价等相关技术研发。

提升专业气象服务能力,助力气象高影响行业安全。制定气象、公安、交通、航空等部门的联合恶劣天气交通安全分级管控措施和交通预警处置全业务流程,协同推进高速公路、铁路、航道、航空等安全运行气象保障服务。完善旅游气象监测站网,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旅游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挖掘旅游气象资源,为旅游安全和旅游品牌建设提供高质量专业气象服务。针对重大体育赛事、会议等重要活动,强化精细化气象决策服务支撑能力建设,确保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到位。根据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大力培育专业气象服务主体,不断深化拓展气象为能源、健康、旅游等服务领域,逐步满足用户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第五节  关注生活富裕,提升智慧气象服务能力

加快智慧气象建设步伐。加快开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等新技术在气象中的应用,推进观测、预报、服务业务产品数字化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气象服务场景的深度应用,构建气象服务大脑,支撑智能分析、智能制作、智能分发、智能评价等功能,提升个性化、无感化、伴随式气象服务能力。加强气象信息化建设,积极融入“数字亳州”,实现气象信息与应急、水利等部门的高效共享以及面向社会的有序开放。建设市级融媒体气象服务中心,打造全市公众气象服务新媒体矩阵,优化官方微信、微博、头条、快手等新媒体气象服务,实现市、县政务媒体、主流媒体权威气象声音全接入。

发展智慧型民生气象服务。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面向公众“衣食住行游购娱学康”生活场景需求,增加数字、图形、图像、智能语音交互气象服务产品,优化服务易用性和体验感。推进智慧化气象服务前台建设,发展基于位置、基于需求、移动交互、智能定向的分众化智慧气象服务,提升服务产品供给能力,开发智慧气象服务产品。推动气象融入智慧家居、智慧出行等公众生活领域,创新场景融入气象服务内容和形式,提升气象服务融入公众智慧生活的能力。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建设。

提升公众气象预报精准度。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更高质量追求为目标,完善无缝隙精准化预报业务,大力提升气象预报的定时、定点、定量水平。升级完善临近、短时到短中期的智能网格天气预报业务。建立逐旬更新的延伸期气象要素和重要过程趋势预测业务服务流程。加强淮北雨季、秋季连阴雨、夏季高温、冬季低温雨雪等高影响过程的气候监测预测。

第四章 重点工程

第一节  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气象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建设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气象三维精密监测系统,提升适应气象保障服务的综合气象观测能力。推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与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的深度融合,构建“网格+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新模式。发展贴近需求的智慧气象服务,为城市发展和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提供气象保障。

专栏1  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气象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01 气象三维精密监测系统建设

更新升级乡镇自动气象站并向行政村延伸,加密建设60套四要素以上自动气象站,多要素气象观测站平均间距达6.5千米。升级C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闪电定位仪,新建1X波段双偏振气象雷达、1套相控阵雷达、1套毫米波云雷达和微波辐射计,发展协同观测,形成测雨、测云、测风和相态识别一体化技术,提高重点区域立体监测能力。在全市国家天气站试点建设15套探测环境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灾害性天气和探测环境保护远程在线监控。建设市级气象检定实验室,实现批量化、自动化气象设备计量,建设市级气象装备监控保障智能化管理系统,促进装备供应、运行监控、计量检定、维护维修全流程管理。

02 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依托省级流域智能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抢险抗灾救援辅助决策气象服务系统、综合交通恶劣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和消防救援应急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全面提升防汛救灾、综合交通、消防救援等决策气象服务能力。利用气象信息大数据云平台,挖掘与城市大脑、智慧城市、智慧校园、智慧医院等关联的高质量气象应用数据,全面融入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完善城市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建立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气象服务系统;开展对城市电力、交通、旅游等重点行业全过程、全链条的气象服务;完善基于目标人群的精准发布预警技术,依托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推动精准发布落地,实现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智能化。

第二节  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根据生态气象需求,强化遥感监测,构建生态气象监测站网。对标“世界中医药之都”“旅游强市”战略目标,开展气象保障服务。常态化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丰富作业方式,细化作业流程,提升作业能力。

专栏2  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01 生态修复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建设

建设湿地生态气象监测、农田生态气象监测、生态遥感监测、城市生态监测、景区生态监测等系统,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点流域,强化遥感监测,构建生态气象监测站网。推动气象与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造旅游、康养气象服务平台,开展面向公众的全方位旅游气象服务。建立重点领域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

02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

推动人工增雨改善空气质量飞机作业服务,推动大型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建设,探索开展大型无人机探测和催化试验,搭建大型无人机监测与作业平台。优化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站点,引入人工影响天气燃气炮、WR-98GPS增雨防雹火箭等新型作业装备,形成多元作业格局。细化作业流程,升级改造智能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配合完善人工影响天气物联网体系和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监管体系。

第三节  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加强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形成绿色农产品精密监测能力,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气象保障服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强化智慧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粮食安全和特色农业气象保障支撑作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中心村雷电防御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宣传教育。

专栏3  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01 气象赋能“乡村振兴”行动

针对“三园三区”布设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构建“土壤-生物-大气连续体自动观测与示范网络推进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中的融合应用,完善农业气象一体化业务平台,发展多源协同的农业气象条件、气象灾害、病虫害等精细化监测预报、影响评价和风险评估,提升农产品精准预报预警业务技术能力。开展“一县一品”、农业保险、绿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等气象服务。开展亳白芍、亳菊、亳牡丹等特色中药材全生育期农业气象观测和指标研究,完善特色农产品全链条服务模式。成立亳州市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提供针对性服务。依托惠农气象APP,做好面向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

02 建设农村雷电灾害综合治理工程

建设覆盖全市范围的闪电监测定位网和闪电监测预警系统。开展雷电灾害防御标准化示范建设,选取12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野外应急避雷亭、防雷长廊和区域性防护设施,完善公共场所、公用设施的直击雷防护和雷电感应防护装置,形成农村雷电综合立体防护工程;在现有科技馆或者气象科普馆增加具有观赏和体验功能的雷电知识科普宣传设备;组织实施防雷科普教育培训工程;加强农村中小学雷电防御工作。

第四节  气象台站基础能力和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加强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智能化改造工程,提升台站保障能力和科技内涵。加强气象台站党建、气象文化建设,打造“旅游+气象”的科普品牌,提升气象文化品质和科普社会效益。

专栏4  基层台站基础能力和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01 台站智能化改造和文化建设

加强水电、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台站业务运行环境。推进市县气象台站一体的信息化、智能化升级,进一步提升科技内涵。启动涡阳国家气象观测站搬迁,完成涡阳县气象业务平面升级改造。结合地域特色,加强党建、气象文化等建设和形象展示。依托“天镜·亳州”建设,实现台站基础设施及业务系统的可视化在线监测。

02 气象科普能力建设

进一步树立综合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体系理念,深度融合气象、应急、消防、地震、人防、科技等科普资源,搭建跨行业、跨领域气象科普互动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市县科普能力建设,推动市科普公园二期工程项目建设,丰富室内外科普展品,上线市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中心网上展厅。利辛县启动建设具有气象元素的科技场馆,蒙城县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中心完成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创建。加强部门合作,将市县场馆参观纳入重点研学路线,打造“旅游+科普”的气象科普品牌。组建气象科普讲师团队,加强科普作品创作和产品研发。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坚持党对气象事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强化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持续加强新时代气象文化建设,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

第二节  深化气象改革,完善体制机制

适应自动化新形势,推进市、县观测和预报业务考核改革,优化市、县业务服务布局分工和流程。加强防灾减灾、为农服务、行业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标准制定和应用。加强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与业务的融合,并推进质量管理向预报、服务等领域拓展。完善专业气象服务机制,分类推进专业气象服务发展,打造服务品牌。鼓励和引导多元主体提供气象服务。完善气象社会管理、气象防灾减灾、气候可行性论证等方面的配套制度。继续深化防雷减灾体制改革、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动融入地方,不断创新便利的政务服务手段,实施好行政审批“双公示”“好差评”制度。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举措,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扎实推进“互联网+监管”,持续提升“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落实“标准地”改革任务。

第三节  建立合作机制,推进共建共享

做好本规划与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协调。建立健全规划有效实施的保障机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规划发展目标和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深化局市合作共建机制,推进合作协议落实。进一步深化气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水利、城市管理在灾害防御、专业服务、工程建设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开放交流合作,完善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等配套政策措施。

第四节  强化人才保障,提升创新活力

实施新时代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打造气象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加强气象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为气象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干部队伍。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围绕气象业务科技关键技术,组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形成更加积极、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优化气象人才发展环境。

第五节  强化财政保障,增强发展动能

完善气象双重领导和与之相适应的计划财务体制,建立气象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清单,调整优化气象财政预算结构,加大气象财政投入,进一步支持亳州气象事业发展。强化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更好地发挥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鼓励社会资源参与气象服务供给。争取市县(区)政府对中小尺度的大型气象探测设备加大投入,先行先试。加强气象重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和建设内容的科学论证,强化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

     咨询电话:0558-5510502

     电子邮箱:bzqxbgs@bzqx.gov.cn

  抄送:省气象局、省发展改革委,各县、区发改委、气象局。

 亳州市气象局办公室                       2021129日印发

CBA直播,CBA直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