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政府办 > 媒体解读
索引号: 1134160073302996XP/202206-00032 组配分类: 媒体解读
发布机构: 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就业 / 公民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市“十四五”促进就业规划》解读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06-07 发布日期: 2022-06-07
索引号: 1134160073302996XP/202206-00032
组配分类: 媒体解读
发布机构: 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就业 / 公民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市“十四五”促进就业规划》解读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06-07
发布日期: 2022-06-07
《亳州市“十四五”促进就业规划》解读
发布时间:2022-06-07 17:23 信息来源:亳州发布 浏览次数: 字体:[ ]
  到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以上,吸引10万名高校毕业生来本市就业创业,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1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0万人……
  日前,《亳州市“十四五”促进就业规划》印发,“十四五”时期,坚持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实现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原则;坚持人力资源利用与开发并重原则;坚持城乡统筹,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坚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调动和发挥社会积极性的原则;坚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调动和发挥社会积极性的原则;更高质量端牢就业“饭碗”,稳住民生之本。
  吸引10万高校毕业生来亳就业创业
  “十四五”时期,我市劳动力市场迎来诸多机遇,也面临较大挑战。“确保全市就业形势稳定”将是我市促进就业的奋斗目标。我市将全力确保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紧抓就业是最大民生这个基本点,充分把握劳动力市场演变的规律和特点,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有利于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到2025年,我市将努力实现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以上,努力实现更大规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覆盖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劳动权益保障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更多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
  到2025年,我市将力争让就业结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新产业、新业态就业人员总量大幅增长,吸引10万名高校毕业生来本市就业创业。劳动者职业技能全面提升,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1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0万人。就业创业能力持续提升。就业能力更加提升,就业环境更加公平,创业环境更加优化,政策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创业效应更加明显。
  发挥好重大项目就业“蓄水池”作用
  围绕目标任务,我市将强化经济发展就业优先导向,发挥产业投资带动就业的关键性作用。坚持把重大项目作为稳投资、促增长、拉就业的重要抓手,合理调配各类资金流向。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六一战略”,加大基础设施、市政工程、生态文明等领域投资力度,每年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500个以上。优化产业投资结构,高标准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加快构建“4331”现代产业体系,高水平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带动形成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配套体系完备的产业集群,持续增加就业岗位。
  我市将加快产业升级促进就业扩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三县一区优质生态农业资源,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类、加工类、供应类基地40个以上,到2025年基本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充分释放促进就业潜力。
  我市将增强主导产业就业吸引力,聚焦四大主导产业,抢抓中医药产业发展历史机遇,举全市之力将亳州建设成为世界中医药之都。加快推进57个产业重点项目与9项重点工程落地实施,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着力促进文化旅游、中医药、白酒、健康养生等业态深度融合,创造更大规模、更高质量、更加稳定的就业岗位。
  我市将加快推动以电子信息产业、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持续增添就业新动能,在解决“劳有所岗”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劳有优岗”。同时,大力实施“健康亳州”“养生亳州”行动计划,打造具有浓郁中医药特色的健康养老服务品牌,创建一批家政服务特色品牌。
  我市将促进企业稳健发展吸纳就业,支持民营经济,稳定发展增加就业。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壁垒,完善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积极落实“四送一服”稳岗就业政策,减轻民营企业负担,增强创造和稳定就业岗位能力。落实好减费降税政策,打造惠企“直通车”,确保各项支持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
  我市将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按照“1346”总体思路,着力建设数字亳州,持续增强数字技术和产业创新能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网络体验、智能零售、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更多灵活就业岗位,培育形成吸纳就业新“蓄水池”。
  真金白银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我市将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安徽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全面提升行政审批质效,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延伸扩面,完善“皖事通办”平台建设,巩固企业开办“一日办结”成果,积极推进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持续推进“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推广工作,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快打造“多链协同”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持续降低创业门槛,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并推进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探索智能审批、智能搜索等智能服务,最大限度解除创业束缚。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实现惠企政策100%全覆盖。
  我市将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制定融资担保、创业补贴等32项扶持政策,设立“创业扶持专项资金”,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完善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政策,有序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发放,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创业成本。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利用“四荒地”、废弃闲置的厂房、撤并后闲置的乡政府、行政村的办公用房、村庄空闲地等存量资源,积极开展创业。持续开展“亳州老乡,请您回家”和助力青年学子创业活动,实施新一轮“创业江淮”行动计划,建立鼓励创业和宽容失败的保障机制,激发各类群体创业热情,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同时,我市将打造创新创业服务载体,支持青年、返乡入乡人员、退役军人、高层次科技人才、妇女创业,实施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丰富创业创新方式,鼓励和引导返乡下乡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返乡下乡人员按照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开展创业创新,成立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或产业联盟。创建“亳州市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及“亳州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强化创业培训和指导服务,扶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
  我市将提升创业服务能力,“十四五”期间,新建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5家。打造集政策咨询、线索汇集、项目推介、孵化融资、创业指导、创业培训于一体的“亳创云”平台,扶持创业企业发展。探索成立公共创业服务联盟,加强长三角地区的合作交流,集聚长三角优质创业服务资源,联合开展创业论坛、项目对接、展示交流等创业服务活动,实现创业资源互通共享。
  推动重点群体充分高质量就业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做好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统筹其他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防止脱贫人员返贫,强化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与政府托底帮扶相结合,拓宽就业门路。
  我市将持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重中之重,实施青年见习计划、就业启航计划,每年组织开发就业见习岗位不少于2500个。大力发展生活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支持农民工从事直播销售、网约配送等新就业形态增加收入,多渠道灵活就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稳定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率先落户城镇,促进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资产等权益,探索农户“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
  我市将支持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开展现代中医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紧缺领域教师培训,发挥院校、行业企业作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开发,提高教材质量,规范教材使用。力争到2025年,创建省级B类学校5所,省级A类学校2所,市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4个,组建市级示范职业教育集团6个。
  另外,我市将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供给侧改革,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完善从劳动预备开始,到劳动者实现就业创业并贯穿学习和职业生涯全过程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与职业技能培训质量评估监管机制,完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和生活费补贴发放制度,年均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2万人次,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补贴资金使用效益。
  保就业还要兼顾失业风险防范。我市将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体系,加强就业形势监测分析,全力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CBA直播,CBA直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