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残联 > 部门项目
索引号: 12341600762751839D/202204-00007 组配分类: 部门项目
发布机构: 亳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残疾人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市残联2022年部门项目(省残联下达任务目标)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04-01 发布日期: 2022-04-01
索引号: 12341600762751839D/202204-00007
组配分类: 部门项目
发布机构: 亳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残疾人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市残联2022年部门项目(省残联下达任务目标)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04-01
发布日期: 2022-04-01
市残联2022年部门项目(省残联下达任务目标)
发布时间:2022-04-01 16:18 信息来源:亳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

(一)目标任务

2022年,为全市7040名困难精神残疾人提供药费补助。补助经费专项用于精神残疾人治疗精神疾病的药费补助,提倡使用治疗精神疾病的第二代药物。

(二)补助标准

每人每年1000元。所需经费由省级财政与市县财政按8:2分担。省级补助部分,由省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拨付至各县级财政部门。县级残联负责审核、统计汇总补助对象基本情况,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复核后,由同级财政部门负责将补助资金打卡发放至补助对象在金融机构开设的银行账户,并注明残补精补

(三)项目管理

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实行动态管理。补助对象基础信息和补助情况应及时录入残疾人精准康复系统,县级残联负责基础信息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及有关报送工作。

县级残联须对上一年度受助对象进行年审,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调整。

新增补助对象本人或其监护人要向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残联提出申请,填写《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审批表》,同时出具以下证明材料(已实行扩面或全覆盖的地区自行确定需提供的证明材料):

1.精神类别残疾人证;

2.精神病门诊或住院治疗病历等证明材料。

对个别有肇事肇祸倾向或行为、影响社会安定,经医院鉴定后确系困难精神障碍患者而本人不愿意办理残疾人证的,由医院出具诊断证明、监护人申请、乡镇(街道)及以上残联审核,应予纳入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范围,其相关申请、审批证明等资料应专项收集管理。

(四)实施要求

1.各地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坚持制度衔接,接受社会监督,使真正困难的精神残疾人得到药费补助。应结合各地实际,优先考虑将录入公安机关治安重点人管理信息系统的困难精神残疾人纳入补助范围。

2.各级残联和财政部门要用好、管好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对弄虚作假、违反资金使用规定或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的单位及个人,将追究责任。各级教育、公安、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充分发挥本部门职能,协助做好项目的实施,确保符合条件的对象得到救助。

3.各级残联等相关部门要重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切实提高项目实施知晓率、满意度。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党和政府对广大精神残疾人的关爱,宣传典型受助对象医治康复事例,动员社会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努力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一)目标任务

2022年,为924名符合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救助;为132名残疾儿童适配假肢矫形器或其他辅具提供救助。

(二)补助标准

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补助标准按每人每年不低于1.5万元实施;残疾儿童适配假肢矫形器每人补助5000元,适配辅具每人补助1500元,包含产品(材料)购置、评估、制作、服务费等。具体按各县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意见执行,省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拨付至县区级财政部不足部分由县区筹集。

(三)资金拨付

1.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适配假肢矫形器和其他辅具等项目经费,由省与市级财政按照各县区承担的任务数及补助标准,结合省与市级财政分担情况,通过专项转移支付方式拨付至各县区级财政部门。

2.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经费由各县区残联向同级财政部门申报,按规定支付。资金拨付应当依据当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相关规定执行,按照政府购买服务资金支付的要求落实。

3.在定点医疗康复机构进行康复的,所发生的费用符合当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目录的按规定报销。

4.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可统筹用于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矫形器和辅具适配等。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残疾儿童在训期间的生活补贴,以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

    (四)项目管理

1.根据《安徽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康复服务协议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加强定点康复机构准入、退出等监管,结合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要求,对定点机构加强服务监督与协议管理,建立定期检查、综合评估机制,对服务协议履行情况进行考核验收,规范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优先将符合条件的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纳入当地残联定点康复机构。

2.在选择定点康复机构和转介安置工作中,各县区残联要尊重残疾儿童监护人的意愿,方便其根据工作和生活需要选择符合条件的定点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3.县区残联与定点机构签订康复服务协议,双方按协议规定承担各自责任与义务。残联组织和定点机构要严格遵循协议约定,认真履行服务协议。加强风险防控,提高服务质量。各级残联要督促定点机构依据省残联关于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和精准康复服务有关文件要求,提高责任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条件,优化服务流程,为残疾儿童提供质优价廉、规范便捷的康复服务,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

4.确保残疾儿童真实在训,严禁名下无人、空占救助名额套取项目资金。残疾儿童因病(事)终止康复训练7个工作日以上,定点康复机构应及时向属地残联备案;救助对象无故中途终止康复训练或无故半个月未归者,即视为自动放弃,机构应在事发后10个工作日内通报其户籍所在地残联,并及时查询督查复训或安排替补。

5.定点机构须与每位在训残疾儿童监护人签订属地残联制订的规范制式的康复安置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按照康复训练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保障在训儿童训练时间,不断提高训练质量和训练效果。各县区残联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定点机构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检查。    

6.按照《关于规范全省残疾儿童康复档案使用管理的通知》要求,建立规范的残疾儿童康复档案,实行一人一档管理,档案的保管期限不少于服务协议期满后五年, 定点机构应当保护残疾儿童及其监护人的个人信息。

7.残疾儿童辅具适配、假肢矫形器制作项目实行省级统一招标采购,前期的残疾现状诊断评估由市残联委托省辅具中心协助完成。

8.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实行动态监管。救助对象基础信息和康复情况应及时录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县级残联负责基础信息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及有关报送工作。

9.相关部门以适当方式公示受助对象基本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10.各县区残联应当会同教育、民政、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监督,对违反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及服务协议约定的定点机构,应视情况,责令其限期改正,暂停、取消其资格,或按有关规定纳入社会信用体系黑名单,予以信用惩戒。对违反其他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

康复民生工程是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落实中的重点工作,各地要聚焦残疾人康复需求,强化基本康复保障,提高精准调度和科学监督水平。市残联将采取聘请第三方机构和日常督查考评等方式对全市残疾人康复工作进行绩效评价。

CBA直播,CBA直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