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站群搜索
10月21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亳州市常态化机制化治理工程建设项目串通投标等突出问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
重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招标投标领域串通投标等突出问题,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强化核查办理和协同联动,坚持依法严惩,常态化机制化治理工程建设项目串通投标等突出问题,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聚焦突出问题常态化开展整治。严查职业化串通投标、“规避招标”、应招未招、应进未进、招标文件不合理限制等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线索3条,其中立案1起。
聚焦市场主体开展专项治理。聚焦招标人、代理机构、评标专家、投标人等主体,深入治理采取不正当手段接触评标专家影响评标、泄露应当保密的评审情况等问题。
聚焦腐败问题开展全面核查。对2017年以来全市依法必须招标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起底自查,共排查工程建设项目3000余个,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70余条,纠治规避招标、应招未招等问题近30个,排查招标文件资质设置过高等问题40余个,对20家招标人进行集中约谈。
加强全流程全链条管理
在加强全链条监管方面,建立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清单、审批核准备案项目清单、办理施工许可证或施(开)工备案项目清单“三清单”共享核查比对机制,常态化开展核查比对,严查规避招标、应招未招、先建后招等违法违规行为。
在健全全过程监管方面,推动现场监管向全流程数字化监管转变,实行交易业务数据化、结构化改造,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搭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督模型,通过科学建模精准发现问题。
在强化多部门协同监管方面,建立综合监管、行业监管与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相结合的协同机制,着力构建大监管格局,专题研讨招标投标监管工作,分析解决招标投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多维互动”。
保障公平公正开展
突出交易模式从“集中”向“分散”转变。打破同项目评标专家、代理人员、工作人员同处一室的集中评标模式,推行席位制分散评标,随机分配评标专家评标席位,实现专家评标“同标不同室、同室不同标”。
突出交易信息从“裸露”向“多盲”转变。开发“自助+预约+随机”专家在线抽取功能,减除人工现场抽取环节,实现重点项目开标当日定时“盲抽”专家,强化保密管理,降低了不法分子利用时间差围猎专家的风险。
突出交易监管从“后置”向“前置”转变。前移监管关口,将案例警示、投标资格真伪查验等“标后”监管措施,在“标前”“标中”环节前置实施,防患于未然。
筑牢公平公正之基
据介绍,该局坚持系统观念、标本兼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持续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清理,累计清理政策措施80余件(条),修订50余件(条)。
不断规范交易行为。该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招标人主体责任、规范招标人主体行为的通知》,明确招标人在招标准备、实施、履约等重点环节的主体责任,防范招标人因不清楚主体责任导致其履职不到位等问题的发生。
同时,加强交易管理,开展公平竞争审查。修订招标文件编制负面清单,要求招标(采购)人在招标(采购)文件发布前,对照审查标准、负面清单开展公平竞争审查,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下一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将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将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整治作为政治大事来抓、本职要事来抓、民生实事来抓,持续加大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和乱象治理的力度,坚决防止招标投标领域的乱象演变成涉黑涉恶问题,营造良好的招投标市场秩序。(记者 曹晴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